2012 年 12 月 1 日
农历10月18日星期六
封面图片:近日,广州马拉松两名跑者去世;上海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一名大三男生在跑完1000米体能测试后突然晕倒身亡。短短10天时间,三名年轻人因跑步突然死亡,令人深感遗憾和悲痛。竞技体育的繁荣并不能掩盖全民健身运动事故频发的尴尬。我能做什么来拯救你呢?身体虚弱的年轻人!请参阅本期特刊。
--今日介绍--
【热门特刊】
▲近期长跑猝死事件接连发生
▲年轻人体质大不如前
▲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三大原因
▲三类族群长跑时最容易发生意外
▲警惕运动中随时可能发生猝死
该页面是一个目录。请按手机上的相应按键阅读下一页内容。编辑gxb发送至10658000,即可订阅广西手机报。编辑bf发送至10658000,24小时内即可补发广西手机报。
【活动回放】
>>盘点:近期长跑猝死事件
2012年5月5日,安徽省怀宁县秀山中学学生程伟强在参加男子800米跑步比赛时出现休克,经抢救无效死亡。
2012年11月13日,洛阳市栾川县高中生李东觉在一次课外锻炼后突然死亡。
2012年11月18日,21岁的大学生陈杰在广州马拉松10公里赛跑冲过终点线后摔倒在地。 19日上午,陈杰经抢救无效死亡。 27日,死亡人数上升至两人。比赛中晕倒的丁溪桥于当天去世,年仅25岁。
2012年11月27日,上海东华大学松江校区,一名大三男生在跑完1000米体能测试后突然晕倒。不幸的是,他因急救无效而死亡。
2012年11月28日,湖北省襄阳市陇中职业技术学校21岁的熊浩然代表湖北大学大三学生参加1000米长跑体能测试艺术与科学学院。跑出五百多米后,他突然摔倒在地。也没醒。
>>数据:年轻人体质大不如前
“这些年年轻人的身体素质一直在下降,尤其是学生。”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主任赵广才说。最新的全国体质监测结果显示,我国青少年体质尤其是耐力指标持续下降,而肥胖指数则持续上升。专家表示,由于运动量少,许多成年人骨量减少,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。肺通气功能和肺活力的下降也会增加年轻人运动时猝死的风险。
>>现状:“三高”青少年数量逐年增加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表示,我国18岁以下肥胖人口已达1.2亿,我国儿童肥胖率正在快速上升。医学专家表示,近年来,肥胖、高血脂、高血压等出现年轻化趋势。免疫力低下的癌症患者明显年轻化。来医院体检的30岁以下人群中,每100人中有17-18人血脂异常。身材高大且体重超重。患有脂肪肝的年轻人越来越多。不管看起来胖不胖,都被发现有脂肪沉积。
>>互动:我该怎么做才能拯救你?身体虚弱的年轻人!
广马2万名参赛者中,有1517人出现头晕、不适、抽筋、扭伤、跌倒等症状,其中大部分是20-35岁的青壮年。无独有偶,近期,不少大学取消了运动会的长跑项目,以防发生危险。年轻人身体素质的差异令人惊讶。 “年轻人身体素质不如老年人”的新闻时常传出……从什么时候开始,本该年轻力壮的一代人变得如此“孱弱”了?这只是懒惰生活方式的代价吗?从长远来看,一代人会变得比下一代更弱吗?高校取消长跑,是福是祸?您对此有何看法?欢迎给2发短信参与我们的讨论。
【探究原因】
为什么我们年轻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这么差?
----------
>>原因一:缺乏成长训练
“这与当代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缺乏锻炼有关。”广州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雷桂成副教授表示,无论年轻男女,上躯干的力量,即与胸部和肩部相关的肌肉,都明显比年轻男性差。是上一代的。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看上去身材高大,但在办公室里连换瓶水都不够。在耐力方面,这一代年轻人从小参加的体力劳动较少,很少从事长跑、长距离游泳等有氧耐力训练项目。当然,他们的运动耐力也较差。如果以中等速度跑步,在跑步时,大多数男孩和女孩在大约10-15分钟后就无法再跑了。
>>原因二:主食摄入不足
“主食吃得少了,耐力就不够,精力就不够。”雷桂成告诉记者,主食中的淀粉会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,供给大脑的神经活动,维持身体快速运动的能力。一个人能否跑得快,往往取决于体内的糖原储备是否充足。 “很多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为了体现素质,每顿饭都是多肉少米,甚至干脆不吃主食。如果主食摄入不足,供给身体的糖分不够,人体会利用体内其他器官的蛋白质将其转化为糖。”
>>原因三:社会环境变化
青春期的身体基础还没有打好,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变化——原来的物质社会变成了精神社会,家用电器更加普及,工作更加电脑化,汽车更加机械化。 “人体是一个‘用进废退’的东西,即使是身体素质好的人,如果长期不锻炼,身体素质也会下降。”雷桂成说道。
【警钟已敲响】
▲南宁马拉松比赛期间要注意什么?
记者近日从南宁市体育局获悉,12月8日举行的第七届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和第30届南宁解放日长跑已有近8000人报名。工作人员介绍,他们已加紧报名参加。加大对报名人员的检查力度,提醒报名人员根据自己的身体和能力行事,并要求队员签署安全责任书。如果选手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否可以参加比赛,可以到国家体质监测机构进行检测。球员在比赛前必须充分热身,最好是半小时。达到极限时不要盲目坚持,以免发生晕倒等意外。
▲长跑时最容易发生事故的三类“群体”
上海体育学院肖焕宇教授认为,学生体质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 “一方面,现在的学生比过去学业压力更大,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。另一方面,学生的娱乐方式更多,比如电脑、游戏等,睡觉很晚大部分学生即使有空闲时间也不愿意去户外长跑,“宅在家里的人”、“晚睡的人”等。 “肥胖的人”最容易发生意外长跑。
▲猝死急救,时间比技术更重要
专家表示,发生猝死时,急救时间比技术更重要,急救意识更重要。一旦发生猝死,如果在2-4分钟内得不到有效救治,人在8分钟以上就会死亡。当有人突然失去意识倒地时,周围的人应立即让他躺下,拍打他的脸颊并呼叫,同时触摸他的颈动脉以确定是否有脉搏。如果没有反应也没有动脉搏动,请给他打电话。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方法是先将头向后倾斜,以疏通气道,然后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,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。这些基本处理措施应持续到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为止。
▲与其取消,不如引导学生适应长跑
近日,出于对学生受伤的担忧,华中科技大学、光大松田学院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取消了校运会两项常规项目女子3000米和田径比赛。男子5000米,东华大学三公里长跑项目则因一名学生猝死而暂停。按照这个逻辑,人吃饭就会被噎死。是不是因为大家都噎死了所以大家都不吃饭了?长跑对于青少年乃至成年人来说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增强身体素质,最重要的是磨练意志力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与其被动取消长跑,不如主动引导更多学生适应长跑。
【预防措施】
警报!运动中猝死随时可能发生
----------
专家表示,如果有或没有症状的运动员或普通公民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突然死亡,称为运动中猝死。体育赛事的强度与猝死的发生没有必然的关系。运动性猝死也可能发生在慢跑等低强度运动中。
【告别运动中猝死5级预防】
▲一级预防——端正心态,量力而行。全民健身应该以健康为目的,而不是为了竞争。 “报名参加广州马拉松的两万人中,有‘竞争’能力的人不超过50人。大多数人能不停地跑完比赛,这已经是胜利了。职业马拉松选手如果不坚持,就会摔倒。”目标太高,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。” ”广州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雷桂成副教授说道。
▲二级预防——运动前体检。每个人的最大心率都不同。你可以根据你的心脏承受能力来判断你是否适合这种强度的运动。运动前,可以去医院做一个“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”,排除心源性疾病。尤其是有心脏病家族史的公民,更应该提前进行检测,看看是否有“猝死基因”。如果是这样,他们应该避免高强度运动。
▲三级预防——增加体内糖储备和B族维生素储备。运动前两三天,测试一下身体是否缺乏B族维生素。如果你在服用一些维生素B2片后发现尿液变黄,说明你并不缺乏B2,其他维生素一般也不缺乏。如果进食后尿液颜色没有变化,则说明你缺乏维生素,需要多补充多种维生素。运动后多吃水果、蔬菜等碱性电解质食物,增加体内碱储备,有助于缓解运动疲劳引起的酸血症。
▲四级预防——不少青少年猝死与病毒感染有关。疲劳、特别劳累、胸痛、患有急性胃肠炎的人不宜参加剧烈运动。如果你身体感觉不好,最好不要参加耐力赛。如果出现心跳加快、体温升高、头晕、胸闷等症状,最好不要参加比赛;如果运动时感觉心跳明显,最好降低强度;如果感到胸闷,也应该降低强度;如果感觉心脏部位疼痛,就要减速并停止运动。
▲五级预防——多喝水。有些人运动猝死是由于脱水、血液循环不足造成的。尤其是容易出汗、长时间跑步、没有及时喝足够水的人,容易出现循环衰竭。
【强身健体】
很多上班族都不愿意运动,因为总觉得运动会让身体更加疲劳,占用很多时间。专家提醒市民,其实,对于时间有限、工作劳累的上班族来说,健身不需要复杂的运动,也不需要大量的精力。只要每周坚持慢跑四次,每次20分钟,就足以给你一个好身体;对于中小学生来说,只要跟随青春期身体发育的节奏,做一些简单易行的针对性练习,就能为成年期“种下”良好的体质。
▲上班族——跑步是最简单、最有效的健身方式。
对于上班族来说,跑步应该是锻炼计划中的首选。专家建议,上班族在跑步前应准备一双鞋底弹性好、重量轻的田径跑鞋,以及一套透气的运动服。刚开始跑步时,尝试从 15 分钟开始,每周跑 4 次。待身体适应后,逐渐增加跑步时间至每次20-30分钟,每周3-4次。
▲中小学生——踏上发展的鼓,培育一颗善良的心
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期早期(男孩13-14岁,女孩11-12岁)是增加心室容量的最佳年龄。这时适当的有氧耐力运动可以扩大心室腔,胸廓和肺部都会增大,胸廓会发育得更加宽厚。最好的锻炼项目是游泳和跑步,每周3-4次,每次30-60分钟。在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后期,进行俯卧撑、器械负荷练习等力量练习可以增强心肌力量。您可以找到优秀的专业体育老师和教练,根据孩子的个人身体状况制定运动处方,避免超负荷。
▲专家提醒:极限运动并不适合所有人
一些年轻人喜欢挑战极限运动,把突破极限视为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乐趣。专家表示,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挑战极限,所以不要用运动作为发泄精力的方式。不同的人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。比如,蹦极有规定:癫痫患者、精神病患者、脑血管病患者、心脏病患者、高血压患者、近期骨折患者、孕妇、醉酒者不准蹦极。对于从事极限运动的人来说,一般要求身体能力处于平均水平以上。另外,比较适合心态比较平静、不是特别极端的人。
【强身健体】
1、登山。原因:整天被办公室电脑散发出的浑浊气体和辐射所困扰,头脑昏昏沉沉。周末去爬山,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,愉快地呼吸、流汗,抛掉一周的所有无聊和疲劳。健身功效:爬山是极好的有氧运动,可以促进新陈代谢,加速血液循环,提高耐力和腿部力量,增强心肺功能。
2.游泳。理由:游泳的锻炼效果非常明显,特别是对于有下肢关节劳损和退行性问题的公民来说,效果最好的就是参加游泳锻炼,每次游泳半小时到一小时,每周3-4次。健身效果:坚持一段时间,就会拥有美人鱼般的曼妙身材。
3.瑜伽。理由:瑜伽主要锻炼身体灵活性和肌肉静态耐力。健身效果:主要是通过打开关节的活动范围,持续一定时间,可以锻炼相关肌肉群的力量,对于改善与脊柱相关的慢性疾病,如颈椎病有很好的效果。和腰椎病。
4. 去购物。理由:这是最受女性欢迎的休闲方式之一,也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。与健身房里枯燥的器械训练相比,逛街“逛街”不仅让女性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,也让我感到快乐。健身效果:女性逛街少则两三个小时,多则一天。不断的运动可以增加腿部力量,消耗体内大量的热量,达到健身的效果。
5.步行。理由:动起来肯定比不动好。每天步行6000步,每步0.8米,约5公里。健身功效:脚是人体健康之根。步行刺激脚底穴位,可以舒筋疏通经络,活血行气,强身健体。同时,多走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,使人心情愉悦,有缓解压力、解除忧虑的作用。
感谢您阅读广西移动报!
----------
编辑gxb发送至10658000。可订阅广西手机报。本报上午、下午各出版一次。接收不收取GPRS流量费。除特别注明外,本报内容均来自广西新闻网。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,请致电0771-2083336。本报专用互动短信代码为: 2、您还可以关注《广西手机报》新浪、腾讯官方微博@广西手机报,获取更多新鲜资讯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changwan.com/html/tiyuwenda/9408.html